 |
什么叫尖銳濕疣? |
 |
|
|
|
尖銳濕疣(condyloma accuminatum,CA)又稱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生殖器、會陰和肛門等部位的皮膚粘膜良性瘤樣增生物。尖銳濕疣屬于中醫“臊疣”、“臊瘊”等范疇。主要通過性接觸而傳播,少數可通過日常生活用品如內褲、浴巾、浴盆等而傳染。近年來由于性病的外延不斷擴大,此病已被公認為性傳播疾病,也是我國目前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其與生殖器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 |
|
|
 |
尖銳濕疣的發病情況如何? |
 |
|
|
尖銳濕疣是歐美國家最常見的性病之一,其發病率逐年上升,據不完全統計,近15年來,美國尖銳濕疣的發病人數增加了5倍,尖銳濕疣在我國也是最主要的性病之一,有些地區發病人數占全部性病病人20%~31%,為第2位或第3位。我國南方比北方多見,好發年齡在16~35歲之間。尖銳濕疣的發病率較高,在國外僅次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居第三位。在國內,其僅次于淋病,居第二位。1993年-1994年全國性病檢測點報道,1993年CA發病人數為8917例,1994年為10925例,年增長率為22.52%,1996年全國性病監測點報告我國尖銳濕疣發病率為41/10萬,1999年全國CA發病人數為207112例,比1998年凈增65000人。 |
|
|
 |
尖銳濕疣的病原體是什么? |
 |
|
|
尖銳濕疣的病原體是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HPV)。HPV屬于一種裸露的DNA病毒。人類皮膚及粘膜的復層鱗狀上皮細胞是HPV的唯一宿主,目前尚無體外培養成功的報道。HPV病毒非常小,一般光學顯微鏡是不能看到的,只有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HPV為乳多空病毒科A屬成員,病毒顆粒直徑50-55nm,由無被膜的正20面體構成的病毒殼體,具有7900堿基對的環狀雙鏈DNA組成,電鏡下病毒顆粒的大小、形態與口多瘤病毒極為相似。乳頭瘤病毒(PV)具有種屬特異性,HPV還不能在組織培養或實驗動物模型中繁殖。
病毒的結構蛋白組成:85%的PV顆粒,經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可確定病毒有主要衣殼蛋白,分子量為56,000;次要衣殼蛋白,分子量遷移于76,000處,發現4種細胞組蛋白與病毒DNA相關。
所有HPV病毒的基因組結構相似,在嚴格條件下進行DNA雜交的程序可確定病毒的類型和亞型,不同的HPV型DNA與其它類型病毒DNA僅50%出現交叉雜交。
人類乳頭瘤病毒的類型很多,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發展迅速,證實人類乳頭瘤病毒有100種以上的抗原型,其中約有30多型可以感染生殖道,至少有10個類型與尖銳濕疣有關,其中HPV6、11、16、18和33可經性傳播而引起尖銳濕疣(最常見為HPV6型和11型),而第11、16、18型,則是國外目前研究宮頸癌、外陰癌甚至陰莖癌的最熱門的病毒因子,其長期感染與女性宮頸癌的發生有關。尖銳濕疣與尋常疣、扁平疣、絲狀疣、掌跖疣等,同為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引起。但不同類型的HPV可引起不同的疣。如1型主要引起掌跖疣,2型主要引起尋常疣,3型主要引起扁平疣,而尖銳濕疣主要是由6型、11型病毒感染所引起。HPV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特別易生存增殖,故男女兩性的外生殖器是最容易受感染的部位。病毒可自身接種,因此,發生于肛門等部位的損害常出現于兩則接觸面。 |
|
|
 |
尖銳濕疣是怎么發生的? |
 |
|
|
尖銳濕疣的HPV感染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接觸部位的小創傷可促進感染,三種鱗狀上皮(皮膚、粘膜、化生的)對HPV感染都敏感。每一型HPV與特殊的臨床損害有關,且對皮膚或粘膜鱗狀上皮各有其好發部位。當含有比較大量病毒顆粒的脫落表層細胞或角蛋白碎片進入易感上皮裂隙中時,感染就可能產生,它可因直接接觸或少見的自身接種或經污染的內褲、浴盆、浴巾、便盆等間接接觸而感染。
病毒感染人體后,可潛伏在基底角朊細胞間,在表皮細胞層復制,HPV侵入細胞核,引起細胞迅速分裂,同時伴隨病毒顆粒的繁殖與播散,形成特征性的乳頭瘤。晚期基因表達結構多肽,即出現結構蛋白裝配顆粒,病毒主要集中在顆粒層中的細胞核內,在表皮的顆粒層出現凹空細胞增多,組織學上正常的上皮細胞也有HPV,治療后殘余的DNA?蓪е录膊〉膹桶l。HPV在皮膚上引起疣贅,在咽部、肛周、生殖器粘膜上形成增殖性病變,其病毒型為小型DNA病毒。感染HPV發生病變多數屬于良性,可自行消退,但也有惡化病例。如肛周、生殖器粘膜上形成扁平上皮癌的報道。還有罕見的遺傳性皮膚疾患、疣贅狀表皮發育異常癥(EV)續發的皮膚癌等,在癌細胞中檢查出HPV。 |
|
|
 |
感染HPV病毒后,機體免疫系統會發生哪些變化? |
|
|
|
宿主對HPV感染引起的免疫應答,包括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兩個方面。
(1)細胞免疫:人體細胞免疫狀態是影響CA發生、轉歸的重要基礎之一。細胞免疫比體液免疫更為重要。臨床上伴有細胞免疫缺陷的尖銳濕疣患者皮疹常持續不退,其外周血中抑制性T細胞數增多,NK細胞功能低下,r-干擾素和白細胞介素2產生減少,而正在消退的疣皮損中常常出現活化T細胞和NK細胞的浸潤,部分角朊細胞HLA-DR陽性。
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時,生殖器HPV感染和HPV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均增加。尖銳濕疣中輔助性T細胞耗竭,CD4/CD8比值倒置,其值<1。在CA病人的外周血中,發現抑制/細胞病毒性T細胞百分率顯著增高,輔助/誘導T細胞的比值和輔助/抑制T細胞的比值均降低,宮頸CA和宮頸上皮內瘤病變(CIN)病損中良格罕細胞明顯減少。CA中NK細胞產生r-干擾素和白介素-2減少。鮑溫樣丘疹病和肛門生殖器癌者中NK細胞對含有HPV16的角朊細胞的溶解活性下降,可能是對疾病特異性靶細胞的識別缺陷所致,宮頸CA的角朊細胞不表達MHCⅡ型抗原(HLA-DR),無此抗原體呈功能可以破壞免疫監視作用。
(2)體液免疫:目前血清學檢測結果顯示:①抗晚期蛋白抗體產生率為25%-65%,較抗早期蛋白抗體產生率高;②檢測出的HPV抗體似有型特異性,無交叉反應;③抗HPV-16E7抗體與宮頸癌的存在有密切關系;④HPV-16E4抗體也是發生宮頸癌、復發或近期HPV感染的標志;⑤估計成人和兒童產生IgG抗體的陽性率相同,不同型別陽性率在10%~75%之間;⑥已證明在HPV16或18型腫瘤抗體陽性患者中,僅50~70%可檢出該抗體。
(3)尖銳濕疣自然消退:目前,對CA自然消退情況尚無系統評估,然而以安慰劑對照研究發現,其自然消退率在0%、17%、18%和69%之間,CA消退或治愈后,仍有45%患者存在潛伏感染,其中67%患者復發。 |
|
|
 |
尖銳濕疣是怎樣傳播的? |
 |
|
|
尖銳濕疣的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為3周~8個月,平均為3個月。HPV病毒在局部潛伏可達8個月之久而不發病,當人體的抵抗力下降時,病毒大量繁殖,即可發病。雖然這些患者未發病,HPV病毒潛伏于人體,它也有傳染性,同樣是傳染源。尖銳濕疣是性傳播疾病之一,它具有高度接觸傳染性。但與淋病、梅毒的傳染方式不同,除了性接觸所致之外,還有30-40%系接觸污染所致。
(1)直接性接觸傳染:這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據研究,在與尖銳濕疣患者有性接觸的人群當中,有2/3可發生本病。病程平均在3個半月時傳染性最強,故在性混亂者中最易感染本病。HPV通常通過不潔性交,經受損的皮膚和粘膜而感染。調查資料表明,尖銳濕疣多發生于20-30歲的青年人,而這些病人中,多數有婚外不潔的性亂史。
(2)母嬰傳染:嬰幼兒尖銳濕疣或喉乳頭瘤病和兒童的尖銳濕疣,可能是分娩過程中胎兒經過感染HPV的產道或在出生后與母親密切接觸而感染的。當妊娠期體內激素水平劇變時,生殖器的供血豐富,機體免疫功能又有所下降,故生殖器疣的體積也迅速增大,甚至達到阻塞產道的程度。分娩時往往使疣體摩擦撕裂出血,由于其組織脆弱,會給縫扎止血帶來困難。此外,新生兒還可經產道而感染,患生殖器疣,肛周疣等,有時還會出現新生兒咽部乳頭狀瘤。
(3)間接物體傳染:少數可通過日常生活用品如內褲、浴盆、浴巾傳染。這一傳播途徑是極其少的,只有和患有尖銳濕疣的患者共同生活,共用浴具時才可發生。如果女性穿著尼龍內褲,又不注意清潔外陰,霉菌或滴蟲性陰道炎便容易發生,或出現其它感染所致的白帶增多的等情況時,局部的浸漬、潮濕便為乳頭瘤病毒的接種、滋生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用污染的手搔抓陰部或使用污染的毛巾也會引起尖銳濕疣的傳染。引起感染的原因還有不注意陰部衛生或在便前不注意洗手。人們都知道飯前便后要洗手,殊不知便前或接觸外陰(如更換月經栓或衛生墊)前更應該洗手,人們只怕以手接觸外陰會沾污手而不知也會沾污外陰。 |
|
|
 |
尖銳濕疣好發于哪些部位? |
 |
|
|
男性好發于包皮、龜頭、冠狀溝、包皮內側、陰莖系帶、尿道口及陰莖部,同性戀者好發于肛周及直腸部,但尖銳濕疣較少見于陰囊。女性好發于大陰唇、小陰唇、陰蒂、女性后聯合、肛周、宮頸和陰道、以及會陰、陰阜、腹股溝等生殖器以外的部位,偶見于腋窩、臍窩、乳房等處;加新粤懿、包皮過長及白帶過多的人尤易受染或復發。除以上部位外,人體的其他部位也可患病,如口腔、腋窩、臍窩、乳房下部、足趾間等。也可以從身體的其他部位自身接種到生殖器部位,但這種情況很少見。還有通過掏耳致使耳道發生尖銳濕疣的報道。 |
|
|
 |
尖銳濕疣臨床分為幾型? |
 |
|
|
臨床通常把尖銳濕疣分為兩型:I型,表現為孤立的或多發的菜花或雞冠狀突起,多在外陰、肛周等部位;Ⅱ型,為乳頭狀,指狀或丘疹狀病變,多分布于雙小陰唇內側、處女膜環、前庭、舟狀窩處粘膜。 |
|
|
 |
尖銳濕疣的臨床表現有哪幾種類型? |
 |
|
|
尖銳濕疣潛伏期約3周-8個月,平均3個月。其感染可分三種情況:尖銳濕疣顯性感染;亞臨床感染;隱性(潛伏)感染。 |
|
|
 |
尖銳濕疣顯性感染有哪些表現? |
 |
|
|
尖銳濕疣顯性感染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在生殖器溫度較低而且干燥部位,其損害常常表現為小而扁平狀,而在溫熱、濕潤部位者常呈菜花狀或乳頭瘤狀。初起為細小淡紅色丘疹或皮色丘疹狀,漸次增大增多,相互融合成乳頭狀、雞冠狀、蕈狀或菜花狀、根部常有蒂,有的疣體可呈現條索狀(草樣)或手指狀;疣體表現凹凸不平,呈白色、粉紅色或污灰色、濕潤柔軟,且易發糜爛滲液、易出血。 男性多為乳頭樣,菜花樣突起,紅色、濕潤柔軟。女性多為瘤樣、菜花樣皮損,如病程長,可相互融合,呈一串葡萄。皮損裂縫間常有膿性分泌物郁積其中,從而有惡臭,自覺有癢感且每因搔抓而引起繼發感染。由于不斷受到局部潮濕與慢性刺激的作用,疣體往往迅速增長。有的女性患者甚至從外陰至陰道、宮頸等處都長滿了一片毛棘或很多小菜花狀突起,好似玫瑰色的芒刺或雞冠花。濕疣的數目少則數個,多則十余個,甚至數十個以致百個之多。極少數病人由于疣體過度增生,治療不及時,使濕疣長得很大,成為巨大濕疣,可向深部穿透,產生很多瘺管通向尿道或經5-40年惡變為癌腫。發生在直腸內大的濕疣可引起里急后重感。 當妊娠期體內激素水平劇變(雌激素增高)時,生殖器的供血豐富,機體免疫功能又有所下降,故生殖器的疣體也迅速增大,甚至達到阻塞產道的程度。分娩時往往使疣體摩擦撕裂出血,由于其組織脆弱,會給縫扎止血帶來困難。有的濕疣在妊娠末或分娩后可以自然縮小以至消退。一般(約70%)無明顯自覺癥狀,可有瘙癢感、潮濕感或摩擦感。如有繼發感染時可伴有疼痛,陰道、宮頸、肛門和直腸尖銳濕疣可有白帶增多、疼痛或性交痛、性交后出血。巨大皮疹可引起局部異物感或因摩擦而引起疼痛。孕婦患尖銳濕疣后,人乳頭狀瘤病毒可通過分娩過程傳染給嬰兒,使之發生喉頭疣及引起喉部乳頭狀瘤。 |
|
|
|
 |
什么是尖銳濕疣亞臨床感染? |
 |
|
|
所謂尖銳濕疣亞臨床感染,通常是指臨床上肉眼不能辨認的病變,主要表現為很微小或外觀正常的病損,病損區醋酸發白試驗可出現“醋酸白現象”。臨床上,部分病例為亞臨床感染。 |
|
|
 |
什么是尖銳濕疣隱性(潛伏)感染? |
 |
|
|
尖銳濕疣隱性(潛伏)感染即HPV病毒攜帶者,是指外觀皮膚粘膜正常,5%醋酸發白試驗陰性,但用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在局部皮膚粘膜可檢測到HPV。其具有傳染性,可發展為亞臨床感染和顯性感染,如果經過合理治療,感染亦可消失而不發病。 |
|
|
 |
尖銳濕疣的組織病理有哪些特點? |
 |
|
|
組織病理檢查可見表皮角化不全,棘層高度肥厚,表皮突增厚延長呈乳頭瘤樣增生,基底層棘層細胞可見多數核分裂像,頗似癌瘤,但細胞排列規則,表皮與真皮之間界限清楚。較有特點的組織病理表現為顆粒層和棘層上部細胞有明顯空泡形成,空泡細胞大、胞漿顏色淡,中央有深嗜堿性大而圓著色深的核。真皮水腫、毛細血管擴張、周圍有較致密的慢性炎癥細胞浸潤。 |
|
|
 |
尖銳濕疣的診斷依據是什么? |
 |
|
|
(1)不潔性生活史或間接接觸感染和配偶尖銳濕疣病史。
(2)典型皮損為生殖器或肛周等潮濕部位出現柔軟增生物,疣體形態多樣,多呈乳頭狀,蘑菇狀、菜花狀、雞冠狀或丘疹狀,亦有呈手指狀、條索狀、扁平狀或不規則狀,表面粗糙角化,一般基底較小、較窄,個別巨大尖銳濕疣可呈拳頭狀或袋狀。發生于粘膜部位的疣體多呈粉紅色或灰白色;皮膚部位的疣體多為灰褐色或灰白色。有的疣體表面呈顆粒狀或分葉狀,伴有少許分泌物。多數疣體短時間內明顯增大或增多。
(3)醋酸白試驗陽性,病理切片可見角化不良及凹空細胞。
(4)核酸雜交可檢出HPV-DNA相關序列,PCR檢測可見特異性HPV-DNA擴增區帶。 |
|
|
 |
尖銳濕疣應與哪些疾病相鑒別? |
 |
|
|
尖銳濕疣應與生殖器癌、扁平濕疣、假性濕疣、生殖器鮑溫樣丘疹病及珍珠樣丘疹等疾病相鑒別。
(1)生殖器癌:多見于40歲以上的人,無不潔性交史,損害浸潤明顯,浸潤性的結節腫塊,質堅硬、邊界不清,鱗狀上皮瘤有明顯的向深部浸潤,常形成潰瘍,潰瘍基底堅硬,分泌物惡臭,易出血,病理活檢可確診。而尖銳濕疣一般呈乳頭狀生長,病變淺表,很少浸潤面。
(2)扁平濕疣:是二期梅毒的一種皮損表現。扁平濕疣多發生于肛周及外生殖器周圍,呈浸潤性的扁平隆起斑塊或丘疹,可有密集顆粒呈乳頭狀、菜花狀、基底寬,無蒂,表面灰白且有許多分泌物,疣面潮濕、光滑。取分泌物作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可找到梅毒螺旋體,梅毒血清反應為強陽性。
(3)假性濕疣:又稱女性絨毛狀小陰唇。其為一種良性乳頭瘤,常見于青年女性。皮疹特點主要發生于女性小陰唇,特別是小陰唇內側和陰道前庭,在成年女性的小陰唇內側上出現魚卵狀或細小絨毛狀、排列規則的增生物,呈對稱密集分布(偶有不對稱)的直徑1~2mm的白色或淡紅色小丘疹,表面光滑,宛如魚卯,亦與些呈息肉狀,均勻分布,互不融合,長期不變,無明顯自覺癥狀,偶有瘙癢。醋酸白試驗陰性。組織病理檢查見表皮角質層輕度灶性角化不全、棘層不規則增厚,表皮細胞胞漿豐富,淡染,未見空泡化,真皮淺層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周圍有稀疏炎癥細胞。
假性濕疣與尖銳濕疣是有區別的,簡單的說,尖銳濕疣是性傳播疾病中的一種,而假性濕疣卻不是。尖銳濕疣患者多有性亂史;而假性濕疣病人,有的并無性亂史,有些連性生活史也沒有,已婚患者不會傳染給配偶。假性濕疣多見于性成熟的女性,多發生在18-38歲,尤以20-30歲為多見;尖銳濕疣則在各年齡段均可發生。假性濕疣病人的外陰瘙癢感輕或無,嚴重者可有感染,白帶可以增多,患者多數不清楚皮疹出現的時間;尖銳濕疣病人的外陰瘙癢感明顯,并有疼痛感,白帶增多有腥臭味,糜爛者可發生出血并有疼痛感。假性濕疣患者的皮膚損害多見于小陰唇內側;其皮膚的病變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群集的、融合的、表面光滑、淡紅色的魚子狀皮疹,觸之有細顆粒感;另一種是均勻分布的、小的絨毛狀皮疹,呈淡紅色或淺白色、觸之如絨氈樣,柔軟;此病還可以出現息肉樣皮疹。尖銳濕疣患者的病變多見于小陰唇、前庭、大陰唇、肛門周圍、宮頸、陰道等處,主要表現為:小疣狀、乳頭狀、菜花樣表皮角化或浸潰發白,常有蒂相連。除上述不同處,尖銳濕疣與假性濕疣的鑒別及確定診斷,可依靠病理學檢查,應用快速敏感及特異性很高的聚合酶鏈式反應,尖銳濕疣的陽性率可達80%左右。當真性和假性尖銳濕疣鑒別困難時,可用HPV-DNA原位分子雜交進行鑒別,此法是目前一種敏感性和特異性很高的鑒別手段,陽性率可高達90%以上。需要指出的是,假性濕疣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療。研究表明,這種病在正常人群中發病不在少數,從病程進展看,假性濕疣病變無明顯變化,也就是說,其發展有自限性,至今尚未見到此病患者有什么不良后果。而且,此病患者的性伴侶不會被傳染。
(4)生殖器鮑溫樣丘疹。˙owenoid papulosis of the genitalis):本病較少見,在病理上很像鱗狀細胞原位癌(鮑溫。,主要與人類乳頭瘤病毒16、18型感染有關。表現為生殖器部位多發性紫色或棕紅色小丘疹,直徑2~10mm,單個或多個,可融合成斑塊,損害位于男性龜頭、陰莖干和女性的肛周及陰唇等部位,多見于40歲以下活躍的人群。臨床上很像尖銳濕疣,但組織學上類似鮑溫病的改變。無自覺癥狀或有微癢。病理活檢可確診。損害可自行消停。
(5)陰莖珍珠狀丘疹(pearly penile papules):發生于男性冠狀溝的一種良性上皮增生,為環繞陰莖冠狀溝的小珍珠狀丘疹,呈小珍珠狀,圓錐狀、半球狀或不規則形,半透明,表明光滑發亮,米粒大小,直徑約1-2mm,沿冠狀溝排列一行或數行,均勻排列,大小一致,互不融合,長期不變,無傳染性,無自覺癥狀。發病率占男性的10%。
(6)皮脂腺增生和異位:為皮脂腺的異常發育和增生。多見于女大小陰唇、男性包皮,包括陰莖或陰阜部位,皮損為芝麻大或米粒大的淡黃色結節丘疹,群集分布,不融合,無重疊生長,無自覺癥狀。
(7)傳染性軟疣:由傳染性軟疣病毒所引起。皮疹特點為半球狀隆起的丘疹,不融合,表面皮色、光滑有蠟樣光澤,中央臍窩狀,成熟的皮損可從中央擠出凝乳狀的軟疣小體。有傳染性。
(8)系帶旁腺增生:發生于男性陰莖系帶兩側,為對稱單個芝麻大或針尖大的丘疹,粉紅色,無自覺癥狀,長時間不增大。
(9)處女膜肥厚增生:見于未婚或已婚青年女性,處女膜增厚過長,常露出小陰唇外,病人自覺不適,有異物感或伴瘙癢。
(10)外陰汗管瘤:為外陰汗管增生性丘疹,半球形,中等硬度,不融合,常伴有瘙癢。 |
|
|
 |
尖銳濕疣有哪些簡易的診斷方法? |
 |
|
|
尖銳濕疣的臨床診斷多靠醫生的臨床經驗,但由于性病在我國絕跡多年,臨床醫生的經驗有限,難免判斷失誤的情況,據報告有些基層醫院的誤診率可達50%-80%;與尖銳濕疣相類似的疾患還有假性濕疣或絨毛狀小陰唇,后者多見于小陰唇內下側,刺狀突出物與陰唇顏色相仿,狀似天鵝絨一般,但病人多無癥狀,只是白帶增多。其它容易誤診的還有處女膜贅狀物、扁平濕疣(二期梅毒疹)、皮脂腺增生等。
(1)、醋酸白試驗:這是一種十分實用而簡便的方法,即用3-5%冰醋酸液涂在病損部位5-10分鐘,3分鐘后局部皮膚粘膜發白者,即為醋酸白試驗陽性,可作為尖銳濕疣的診斷依據之一,否則另當別論;蛞越3-5%冰醋酸溶液的紗布包在可疑病變處3-5分鐘,若患處變白,則說明亞臨床感染。此試驗敏感性較高,偶爾在上皮增厚或外傷糜爛處出現假陽性,但假陽性變白部位其界限不清或不規則。
(2)碘黃試驗:即用魯戈氏液涂后3分鐘,發黃者可以確診為尖銳濕疣。 |
|
|
 |
尖銳濕疣有哪些實驗室診斷方法? |
 |
|
|
典型的尖銳濕疣一般不需作實驗室檢查即可作出診斷。當患者癥狀不典型,部位不典型,特別是婦女,其陰道口可有類似于尖銳濕疣的假性濕疣,此時需作實驗室檢查以明確診斷。尖銳濕疣的診斷,更可靠的辦法是做組織病理學檢查。近兩年,國內雜志已有多篇報道談到假性濕疣的鑒別診斷問題,特別提到醋酸白試驗,但組織病理學檢查的診斷也并非易事,有時也很難診斷,仍然有賴于檢驗者的業務水平和經驗。本病的明確診斷有賴于有效的病毒培養系統的建立、組織免疫化學和分子生物工程技術DNA探針的發展,那時就不會把假性濕疣擴大化,誤診為尖銳濕疣了。常用的實驗室檢查方法有如下幾種:
(1)病理活檢(細胞學檢查):取陰道、子宮頸等部位的濕疣組織作成涂片,作帕氏染色。組織病理變化主要為角化不全,棘層高度肥厚,乳頭瘤樣增生;粒層和棘層上部有明顯的凹空細胞。棘細胞基底細胞有相當數量之核分裂,頗似癌變,但細胞排列規則,且增生上皮和真皮之間境界清楚。在涂片中可以見到兩種細胞,一種細胞較正常細胞大,其核周圍有透明暈環,它占據了細胞漿的大部分,而將細胞漿壓縮到邊緣呈核濃縮狀,此種細胞稱為空泡化細胞,它來源于淺層的鱗狀上皮細胞;另一種細胞稱為角化不良細胞,可單個或成堆分布,胞漿呈橙紅色至淡黃色,核小而致密。在尖銳濕疣的涂片中這兩種細胞?苫旌洗嬖。若發現角化不良細胞和空泡細胞混合存在,對本病有診斷價值。病理檢查有助于診斷,經棘細胞中上層出現空泡細胞最具有診斷意義。
發生于陰道或宮頸內的濕疣可能不大明顯,且變化多端,僅靠臨床檢查,可能誤診,常需做細胞學、陰道鏡及組織病理學檢查。
(2)免疫組化和原位雜交檢查:過氧化酶-抗過氧化酶抗體復合技術(即PAP法)是一種免疫學方法。取少量病損組織制成涂片,采用特異性HPV的抗血清(抗人類乳頭瘤病毒的抗體)作染色來顯示病毒蛋白,籍此證明濕疣中的病毒抗原。如果病損中有病毒抗原,則抗原抗體結合,在用過氧化物酶抗過氧化物酶(PAP)方法中,核可被染成紅色。此法特異性強且較迅速,較常規電鏡方法更為迅速、有效,對診斷有幫助。
(3)多聚酶鏈式反應(PCR):它是基因診斷方法之一。PRC-HPV-DNA檢測主要用于亞臨床感染和潛伏感染的檢查,該法具有特異、敏感、簡單、快速等優點,但國內大多數醫療機構的PCR實驗由于條件不足,誤診現象太多,已經不足以作為診斷工具,Fgopla正試圖采用基因芯片技術診斷尖銳濕疣,但由于成本仍高,并且依賴PCR結果放大,故目前只適用于實驗室研究,在近年難以推廣。 |
|
|
 |
哪些人易患尖銳濕疣? |
 |
|
|
尖銳濕疣的發生與存在下列危險因素的人密切相關:
(1)性濫交:性伴數多及過早性交是造成發生HPV感染因素。
(2)免疫抑制:HPV感染和與HPV有關的癌似乎是慢性免疫功能抑制的晚期并發癥。腎異體移植中患CA的危險性增加。
(3)HIV感染:HIV陽性發生HPV感染及HPV相關腫瘤的機率增加。
(4)年齡妊娠:在婦科涂片中檢測HPV高峰流行率的年齡為20-40歲,隨著年齡增加,流行率穩步下降;妊娠期間的HPV檢出率高,產后HPV檢出率下降。 |
|
|
 |
尖銳濕疣會發生癌變嗎? |
 |
|
|
流行病學資料表明,尖銳濕疣與生殖器癌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
目前已發現人乳頭狀病毒有100多種類型,已鑒別出24種亞型,有一些類型的病毒與癌變有一定關系。利用核酸雜交方法,在不同類型的生殖器腫瘤中測到了人類乳頭瘤病毒6、11、16、18型,同時在尖銳濕疣病損的組織中也測到該病毒。HPV6、11型致癌性小,16、18型則有高度致癌性,是宮頸癌的高危型。有研究報告5%~10%的外陰、宮頸和肛周的尖銳濕疣經過一段時期后可出現間變和發展為原位癌或浸潤癌。還發現15%陰莖癌、5%女性外陰癌是在原尖銳濕疣的基礎上發生的,特別是宮頸癌,發生惡變者尤其與HPV-16、18、31、33型有關。巨大尖銳濕疣可繼發癌變。許多實驗室研究資料也進一步表明,HPV、尖銳濕疣和生殖器癌三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外陰、陰莖或肛周的尖銳濕疣可以轉化為鱗狀細胞癌。這種轉化通常要5-40年。所以患尖銳濕疣后,一定要積極治療,徹底根治。找?漆t師治療是最佳的選擇,否則不適當的治療和刺激可加快惡變。 |
|
|
 |
尖銳濕疣為什么容易復發? |
 |
|
|
(1)尖銳濕疣復發可能與亞臨床感染存在有關。亞臨床感染可以單獨存在,也可與外生疣并存。大多數情況下,外生疣體周圍皮膚中存在亞臨床感染,只不過這種亞臨床感染不能被肉眼發現而已。因而治療時,除了局部除疣外,還應對疣體周圍皮膚采用5%醋酸進行檢測,以期發現亞臨床感染,有助于徹底治療。
(2)HPV潛伏感染也可導致尖銳濕疣的復發。由于有HPV潛伏感染使非皮損區產生新的臨床和亞臨床皮損,當CO2激光或液氮冷凍等局部去疣治療后,通過潰瘍周圍HPV感染細胞,使原皮損部再發新的皮損。60%尖銳濕疣患者尿道內有HPV潛伏感染,成為傳播HPV的庫存灶,既可造成性伴間的HPV感染,又可通過自身感染,導致尖銳濕疣復發。由于尖銳濕疣HPV潛伏感染廣泛存在于生殖器的非皮損區及尿道內,因而單純的局部去疣法有時是不夠的,尋找有效的清除非皮損區HPV潛伏感染的方法,將是治療尖銳濕疣的方向。
(3)大多數性伴可能已有HPV的亞臨床感染,盡管他們沒有明顯的疣體,也要定期復查,可采用5%醋酸輔助檢查。 |
|
|
 |
對尖銳濕疣有哪些治療措施? |
 |
|
|
目前治療尖銳濕疣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措施有藥物療法、物理療法和免疫療法。治療方案主要以外治為主,內治為輔。外治的方法很多,有藥物治療、液氮冷凍治療、CO2激光治療、微波治療、高頻電刀治療、手術治療、β-射線治療等。內治可肌注干擾素、聚肌胞、內服阿昔洛韋及中藥等。 |
|
|
 |
藥物療法治療尖銳濕疣有哪些常用藥物? |
 |
|
|
(1)足葉草酯等腐蝕劑:本療法適用于濕潤區域的尖銳濕疣,如有包皮過長的龜頭及會陰部的尖銳濕疣,但禁用于宮頸尖銳濕疣?蛇x用20-25%的足葉草酯酊(或0.5%足葉草酯酊毒素液)或其液體石蠟制劑,直接搽于皮損處;或用20-25%足葉草酯溶于安息香酸酊或礦物油。于局部涂擦。一般一次可局部去除疣體。但其缺點很多,毒性較大,有副作用,局部表現為紅斑、糜爛、燒灼痛,嚴重者可致潰爛和壞死改變。每次的用藥量應限制在0.5ml以下,用藥面積不得超過10cm2,要注意預先用抗菌藥膏保護周圍正常皮膚粘膜,初次涂藥在2~4小時后用肥皂水洗去,重復涂藥時在6-8小時也應洗掉,以免燒傷皮膚。此藥有致畸作用,孕婦禁用?梢鹑碇卸痉磻,嘔吐、頭暈、感覺異常、發熱、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等,發現上述反應時,應立即停藥;用量多后有危險,可發生復發性神經炎、昏迷甚至死亡。足葉草酯治療的特點是可以腐蝕去除疣體,但易繼發感染,復發率較高。
(2)抗病毒藥:外用1-3%的肽丁胺霜0.25%皰疹軟膏;干擾素肌注或局部基底注射,可提高免疫力。
(3)抗癌藥:5-氟脲嘧啶(5-Fu)是一種常用的抗腫瘤藥物,它能抑制細胞的增殖。通常采用5%5-Fu軟膏外涂或2.5-5%5-Fu溶液濕敷,主要用于陰莖、肛周的尖銳濕疣,每次20分鐘,每日一次,6次為一療程;亦可用聚乙二醇作基質制成5-Fu栓劑,用于男女尿道內尖銳濕疣。5-Fu作用較為溫和,一般需治療2-3周。
(4)著重于清除HPV亞臨床感染的藥物或消毒劑:鑒于尖銳濕疣復發與皮膚HPV亞臨床感染或HPV潛伏感染有極大的相關性,因此,單純的局部去疣療法有時是不夠的。目前,一些新特藥物的研究,如優可洛等,已著重于清除HPV亞臨床感染和潛伏感染,這將是徹底治療尖銳濕疣的方向。 |
|
|
 |
微波治療尖銳濕疣有哪些特點? |
 |
|
|
微波治療的原理是利用微波的高頻震動,使疣體內部水分蒸發,壞死脫落。微波治療的特點是,疣體破壞徹底,不易復發,但創面恢復較慢,容易繼發感染。所以微波治療特別適用治療疣體不是很大、孤立、散在的,同時要遠離包皮系帶的尖銳濕疣,以防損傷包皮系帶,影響男性的性功能。治療方法:利多卡因局麻后,將微波手術治療機桿狀輻射探頭尖端扦入疣體直達基底部,當看到疣體變小、顏色變暗、由軟變硬時,則輻射凝固完成,即可抽出探頭,凝固的病灶可用鑷子挾除。為防止復發,可對殘余的基底部重復凝固一次。 |
|
|
 |
冷凍治療有哪些特點? |
 |
|
|
冷凍療法采用-196℃液氮或二氧化碳干冰冷凍,使疣組織水腫、壞死脫落,以達到治療的目的。尖銳濕疣是由于HPV病毒的感染,導致皮膚粘膜的良性增生。它有大量的小血管,增殖迅速。用冷凍的方法可使尖銳濕疣內結冰,形成組織局部的高度水腫、從而破壞疣體。冷凍治療的治愈率約70%左右。治療過程中除局部紅腫、疼痛及水皰反應外,一般無明顯后遺癥。冷凍療法主要適用于平坦較小的疣體。一般每周冷凍1次,連續2-3次。通常在月經后治療。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宜用冷探頭治療陰道疣,以免發生陰道穿孔或瘺管形成。 |
|
|
 |
激光療法的特點和適用癥如何? |
 |
|
|
激光療法特點是見效快,在治療的當時,疣體即可脫落,適合于女陰、陰莖、肛門周圍等表淺的尖銳濕疣。常用的是二氧化碳激光,燒灼疣體,一般1次即可使疣體脫落。激光治療的治愈率可達80%。 |
|
|
 |
電灼療法的特點和適應癥如何? |
 |
|
|
電灼法治療尖銳濕疣的特點是操作簡單,見效快。高頻電針或電刀能直接切除和干燥疣體,治療也較徹底,但是,電燒灼創面愈合較緩慢,故僅適于數量少且面積小者,如宮頸或陰道較小病損;較大的疣則需分批電灼。本法對施術者的技術要求較高,燒灼太過或不足都是有害的。同時要注意無菌操作,預防感染。 |
|
|
 |
哪些尖銳濕疣病人需要做手術切除? |
 |
|
|
尖銳濕疣一般不主張手術切除,因為手術治療后,尖銳濕疣很容易復發,使治療失敗。但對帶蒂的、較大的、孤立的疣體或疑有惡變者,可考慮手術切除。巨大尖銳濕疣,可用Mohs氏術式切除術時用冰凍切片病理檢查損害是否切除干凈。為防止復發,術后應配合其他治療。根據疣塊覆蓋面積。選擇病灶切除或外陰切除。 |
|
|
 |
手術刮除法有哪些操作步驟? |
 |
|
|
治療時左手將病變部位的皮膚或粘膜繃緊,右手持消毒刮匙自根部稍用力將病變組織刮除。先徹底清除創面的殘余病變組織,然后用33%三氯醋酸溶液或純碳酸溶液或3%氯化鐵溶液涂局部。 |
|
|
 |
手術結扎法適用于哪些尖銳濕疣患者? |
 |
|
|
手術結扎法適用于單個有蒂的小病灶。其方法是:局部消毒和局麻后,用鑷子將組織提起,用止血鉗夾根部,再用1號絲線結扎基底部,一般于結扎后3-5天,疣體即可脫落。 |
|
|
 |
免疫療法有哪些具體內容? |
 |
|
|
(1)自體免疫法:用病人自己的疣體組織勻漿(融冷滅活病毒)并進行加熱處理(56℃一小時)收集上清液注射,可用于頑固性肛周濕疣。
(2)干擾素誘生劑:聚肌胞20mg肌注,連用10天為一療程,停一個月再繼續用藥。梯洛龍300mg,每日三次,停藥4天再服,或隔日口服600mg。
(3)干擾素、白細胞介素Ⅱ、靈桿菌素、利百多聯合應用:療效較佳。亦可單用干擾素100萬單位肌肉注射,連續治療10-14天后改為每周注射3次,總療程4周左右;虿捎酶蓴_素在病灶的基底部直接浸潤注射,一周2次。 |
|
|
 |
尖銳濕疣需要內治嗎? |
 |
|
|
尖銳濕疣一般不需要內治。但是,有些患者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免疫缺陷,多次施用各種外治方法都宣告失敗,這時可配合內治方法。
對尖銳濕疣的內治,主要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毒兩個方面。西醫通常采用聚肌胞注射液2ml,肌注,隔日1次;或干擾素100~300萬單位,肌注,每周3次。前者可誘導機體產生干擾素,而干擾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的作用。gopla在臨床中發現,a-2b干擾素的副作用相對較小,療效也不錯。有專家報告IFN-β治療尖銳濕疣的不良反應較其他型干擾素輕。 |
|
|
 |
傳統的物理治療法治療尖銳濕疣有哪些缺陷? |
 |
|
|
傳統的物理治療方法,如冷凍、激光、電烙,手術等,僅僅能夠破壞疣體表面組織,患者痛苦大,術后必須進行抗病毒治療,治療時間長,費用昂貴,也容易因為人體自身免疫能力下降而反復發作。有資料顯示,如果單純采用激光等方法治療,47.5%的病人在七天以后即復發,并留下疤痕,影響正常的夫妻生活,給患者帶來長期的精神痛苦。三氮醋酸,或其他腐蝕性強的化合物,均以單純腐蝕消除疣體為目的,雖然見效快、價格低廉,但其與物理治療方法一樣,盡管可在短時間內消除疣體,但仍屬治標不治本,極易復發。 |
|
|
 |
中醫對尖銳濕疣的病因病機有何認識? |
 |
|
|
尖銳濕疣屬于中醫“臊疣”、“臊瘊”等病癥范疇。中醫理論認為,尖銳濕疣主要是由于濕熱蘊毒引起。不但認識到尖銳濕疣的傳染性,而且特別認識到尖銳濕疣的發生、發展取決于患者體質的強弱,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才發生疾病。
(1)濕熱之體:由于素喜肥甘厚味,嗜好煙酒,濕熱內蘊下注皮膚粘膜,使前后二陰局部潮濕,蘊久成毒,發為尖銳濕疣。
(2)外染毒邪:多由于不潔性交,或間接接觸污穢之品,感染濕濁毒邪,濕熱淫毒從外侵入皮膚粘膜,導致肝經郁熱,氣血不和,濕熱毒邪博結積聚于外陰皮膚腠理而成“臊疣”(尖銳濕疣)。
(3)正虛邪戀:濕毒之邪為陰邪,其性粘滯,侵入機體后纏綿難去,且易耗傷正氣,以致正虛邪戀,外陰皮膚粘膜之臊疣容易復發,難以根治。 |
|
|
 |
中醫如何治療尖銳濕疣? |
 |
|
|
中醫治療主要是辨證論治,給予清熱解毒、除濕消疣的藥物進行治療。中醫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疣體的大小,結合全身癥狀,通常分為濕熱下注濕毒聚結癥、外染毒邪癥、脾虛毒蘊邪戀癥和氣滯血淤癥4型論證。外染毒邪癥常發生于不潔性交的患者;而氣滯血淤癥主要見于濕疣日久,疣體灰暗的患者。
(1)濕熱下注,濕毒聚結癥:常發生于素體肥胖,陰部潮濕的患者。此類患者或有肛周皮損潮濕紅潤,或有包皮過長,或有白帶過多或其他皮膚病,除局部疣體表現外,常伴口苦、口粘、口渴不喜喝水,大便粘滯不暢,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數。這是由于肝膽濕熱下注,循經流注陰部所致。治宜清利濕熱、解毒消疣。方藥:蒼術10g,黃柏10g,生苡仁30g,土茯苓30g,丹皮10g,通草10g,澤瀉10g,板藍根20g,土貝母12g ,紫草15g,馬齒莧30g。水煎服。每日一劑。方中蒼術、黃柏清下焦濕熱;生苡仁健脾除濕,具有抗病毒的功能;配土茯苓、丹皮、通草、澤瀉、馬齒莧、板藍根、紫草、土貝母解毒除濕散結,活血化淤。如濕熱重者,可加入龍膽 草10g;大便不通者,可加入蘆薈10g。
(2)外染毒邪癥:常見疣體增大迅速,或合并梅毒、淋病的患者,有明確的不潔性交史。自覺癥狀常較輕或無,舌脈亦可正常。由于外染毒邪,毒氣蘊滯,故疣體增大迅速。治宜清熱解毒,消疣。常用方法:馬齒莧60g,敗醬草15g,紫草15g,大青葉15g,木賊草15g。水煎服,每日一劑。方中馬齒莧清熱解毒,為君藥;輔以敗醬草、紫草、大青葉、木賊草加強清熱解毒、活血散結之效。如皮損灰暗,或病程較長,酌加蜂房、丹參、紅花等活血化淤之品。
(3)脾虛毒蘊,正虛邪戀癥:尖銳濕疣反復發作,屢治不愈,體弱,便溏,納呆,女性白帶多而清稀,舌淡胖,苔白,脈細弱。治宜益氣健脾,化濕解毒,消疣。藥用參芪扶正方:黃芪20g,黨參15g,白術15g,生苡仁15g,茯苓15g,板藍根15g,虎杖15g,劉寄奴15g,白花蛇舌草20g,莪術12g,甘草5g。每日一劑,水煎服。
(4)氣滯血淤癥:見于皮損暗紅或暗褐色,增長緩慢,經久不消,或有疼痛的患者。舌暗淡,苔薄白,脈細澀。此乃毒邪結聚日久,阻滯氣機,氣血淤阻所致。治宜理氣活血,化淤散結,消疣。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當歸10g,丹參10g,蜂房10g,柴胡10g,夏枯草30g。水煎服,每日一劑。方中桃仁、紅花、川芎、當歸、丹參、蜂房活血化淤;柴胡疏肝理氣,引藥直達病所;夏枯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如患者為氣虛者,可加入生黃芪30g,補氣解毒,提高機體免疫力;疣體堅硬者,可加入生龍牡各30g、莪術15g以軟堅散結消疣。 |
|
|
 |
中醫治療尖銳濕疣有哪些外治法? |
 |
|
|
中醫在漫長的實踐中發現了很多中藥外用方和一些中藥制劑。下面介紹幾首中醫外用方:
(1)外用熏法:馬齒莧60g,枯礬30g,樸硝100g。煎水熏洗,每日1~2次,每次20分鐘。熏洗后以青黛散合六一散混合撒疣體上,保持干燥清潔。
(2)鴉膽子油外涂:鴉膽子搗爛即可得鴉膽子油,它具有清熱解毒、灼蝕疣體的功效。若疣體小者可直接用其點涂患處,或用鴉膽子仁一份,花生油三份,浸泡半月后,涂于患處。
(3)水晶膏外涂:水晶膏是中醫的傳統外用藥,它是以生石灰和糯米調成的膏藥,具有點灼疣體的作用,可取水晶膏直接涂于患處,每日1次,連用3~5天。
(4)木賊草膏:木賊草200g,水煎后濾出液再加熱濃縮成糊狀,將紗布條在藥液中浸泡2天后取出敷于患處,每日3次。
(5)坐浴方:明礬、白鮮皮、黃芩、板藍根各30g,蛇床子、川椒、地膚子、芙蓉花各15g。上藥用紗布包,加水煎至2000ml,濾渣,降溫至40℃,坐浴。
(6)復方粉霜:方由粉霜、輕粉、黃柏、生甘草各6g,密陀僧、老黃丹各9g,冰片5g組成。研細末,以凡士林調成25%軟膏,點涂患處。
(7)中藥外用劑:西胡椒30g,薄荷冰5g,五倍子20g,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備用。用時取少許藥粉敷患處,用手揉搓片刻,局部有麻涼、蟄痛等感覺,其程度因人而異,一般持續15~60分鐘,每日用藥數次。
(8)疣靈擦劑:板藍根、苦參、生香附、木賊草、露蜂房各250g,陳醋500ml。使用方法:將上藥置容器內,加水5000ml,煮1小時,去渣過濾,得澄清液2000ml,兌入陳醋,即成;分裝,每瓶50ml,密封避光備用;用時,先用棉簽將疣體及其周圍正常皮膚擦干,用0.1%新潔而滅溶液消毒,然后將藥液涂于疣體上,待干。每日3次,2周為1療程。
(9)敷貼療法:代赭石40克,枯礬5克,冰片5克。共研成細末,用時將藥粉直接撲于患處,每天兩次,直至病愈。
(10)熏洗療法:①馬齒莧60克,大青葉30克,明礬、丹皮各20克,煎水先熏后洗,每日2次。②苡仁、大青葉、板藍根、牡蠣各30克,敗醬草、夏枯草、赤芍各15克,水煎先熏后洗,每次15~20分鐘,每日2次。熏洗后用復方滑石粉(滑石30克,甘草5克,枯礬粉12克研細末)撒在疣體上,以保持干燥。 |
|
|
 |
飲食療法對尖銳濕疣有治療作用嗎? |
 |
|
|
臨床實踐表明,有很多食療方法有助于尖銳濕疣患者的康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消疣的作用。
(1) 蛇舌草飲(《中藥大詞典》):白花蛇舌草30~60g水煎取汁,去渣,調入蜂蜜適量,頻飲。適于尖銳濕疣中醫辨證屬毒熱者。
(2)菝葜飲(《中藥大詞典》):菝葜根500g、甘草25g,水煎2次,濾液合并,再以文火濃縮至100ml,每服50ml,每日2次。適于尖銳濕疣中醫辨證屬毒熱者。
(3)馬齒莧250克、面粉150克,制成包子蒸食,分餐食用。 |
|
|
 |
尖銳濕疣患者要定期做檢查嗎? |
 |
|
|
臨床發現1/3尖銳濕疣患者同時伴發一種或多種性傳播疾病,如淋病、滴蟲病、梅毒、衣原體感染,因此,即使無癥狀也應進行常規檢查。對已經治愈的患者,仍應定期仔細檢查、防止復發。反復發作的濕疣,要注意有無癌變,須做組織病理學檢查。 |
|
|
 |
尖銳濕疣能不能根除? |
 |
|
|
在局部治療尖銳濕疣體的基礎上,合理應用藥物控制尖銳濕疣的亞臨床感染和隱性感染,可減少或根除復發。多數專家認為,尖銳濕疣的根治是比較困難的,感染者可能終身攜帶病毒。 |
|
|
 |
性交出血有可能是尖銳濕疣嗎? |
 |
|
|
一位婦女三個月前與丈夫同房時出現接觸出血,一直持續了兩個月才就醫,診斷為宮頸糜爛Ⅱ。-Ⅲ。,用洗必泰栓、潔爾陰洗液、麥迪霉素治療了半個月沒有結果,后來她丈夫在醫院查出是尖銳濕疣,她才開始仔細檢查自己的外陰,結果發現陰道內有成團成片的尖狀突起,而且面積很大,有腫痛的感覺。
尖銳濕疣的疣體比較脆弱,碰撞后易致出血,所以這位婦女性交出血原因無疑是尖銳濕疣了,而宮頸糜爛的可能性較小。普通治療方法無效也說明尖銳濕疣的可能性較大。 |
|
|
 |
產婦患尖銳濕疣必須剖腹產嗎? |
 |
|
|
巨大疣塊可能影響孕婦之陰道分娩,或在經陰道分娩時,使新生兒感染,故主張患有此病的婦女足月妊娠時,以做剖腹手術為妥。雖然尖銳濕疣的病原體—人類乳頭瘤病毒可以引起嬰兒咽部乳頭瘤病,但其傳播途徑不明,圍產期傳播率尚是未知數,而且從尖銳濕疣發病率較高而嬰兒咽部乳頭瘤病十分罕見的情況看,圍產期傳播率可能非常低,較難評價剖腹產的預防價值,所以單純從預防角度考慮將剖腹產列為尖銳濕疣孕婦的常規沒有必要。只有在尖銳濕疣造成孕婦產道阻塞或陰道分娩有可能導致大出血時才決定進行剖宮產。由于妊娠期內分泌變化、局部分泌物較多等因素,尖銳濕疣很容易增殖,脆性加大,因此孕期應積極治療,盡可能去除所有可見疣體,保證孕婦、胎兒健康及分娩順利。 |
|
|
 |
為什么說尖銳濕疣對妊娠婦女危害更大? |
 |
|
|
女性生殖道尖銳濕疣是由HPV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妊娠期感染HPV對母兒均有嚴重損害。HPV感染不僅可致尖銳濕疣,而且與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樣變等都有密切關系。因此這些病變都稱為HPV相關病變。HPV有多種亞型,其中至少有27種有潛在致瘤性。研究表明,妊娠婦女比非妊娠期婦女更易感染HPV,其原因可能是激素調控增高了生殖細胞對HPV的易感性。 |
|
|
 |
有沒有預防尖銳濕疣的疫苗? |
 |
|
|
目前尚無特效疫苗,控制性病是預防尖銳濕疣的最好方法。預防的內容主要有:發現治療患者及其性伙伴;注意個人衛生,杜絕間接接觸感染;控制性行為,陰莖套具有預防HPV感染的作用。 |
|
|
 |
妊娠期尖銳濕疣如何治療? |
 |
|
|
懷孕期間患尖銳濕疣,由于受性激素水平與免疫功能影響,疣體比其他患者易增大、增多。其治療方法應根據妊娠不同階段、疣體所在部位和大小而定。一般妊娠早期(3個月內)的尖銳濕疣盡量不用損傷大、毒性大的藥物和方法治療,可用清熱解毒燥濕的中藥,如大黃、黃柏、蒼術等煎水泡洗以控制疣體的發展;妊娠中后期發生在外陰者可考慮用激光治療;妊娠后期疣體若較多較大或疣體長在陰道內或宮頸口,為避免治療的疤痕影響分娩和感染嬰兒,可暫用中藥控制疣體發展,分娩時采用剖腹產術,待產后再治療疣體。 |
|
|
 |
尖銳濕疣有哪些新特藥? |
 |
|
|
近年經國家批準生產的治療尖銳濕疣新特藥有如下幾種:
(1) 優可洛:為中藥提取物制劑,由重慶普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該藥具有抑制病毒、特異性破壞疣體、不損害正常皮膚粘膜、適應癥廣、疣體脫落快、療效肯定、無毒性、無色素沉著、不留疤痕、無全身不良反應、使用方便、安全性好的特點。其療效與足葉草酯相當,而無后者的毒副作用,且可用于女性陰道內和男女尿道內的尖銳濕疣。其突出的優勢在于不僅能消除疣體,而且尚能清除疣體周圍皮膚中的HPV亞臨床感染和HPV潛伏感染,有效防止或根除復發。
(2) 奧平:系武漢天奧制藥有限公司產品,為重組人干擾素а-2а栓劑,有提高機體免疫力作用,無耐藥性,使用方便,適用于婦科陰道內尖銳濕疣。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
|